中国建筑节能保温网致力于保温材料行业|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保温材料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常识 » 正文

节能评估报告常识 项目评估的内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6  浏览次数:1750
核心提示: 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技术和经济之间从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的关系既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又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
      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技术和经济之间从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的关系既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又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的,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如何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问题,也是项目评价、投资决策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总之,项目评估的基本原则是:投资方案的选择要尽可能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尽可能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但是,当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发生矛盾时,最终判别标准是投资方案能否为企业、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1 建设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和市场预测的评估

      评价一个工业建设项目,首先要了解拟建项目的背景并考虑市场(原材料和产品)需求,这是衡量建设必要性、现实性的一个前提。评估的目的就是根据市场和现有生产能力的状况来判断建设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潜量,有无建设的必要,建设该项目有何意义(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有无竞争力。

2.2 建设条件的评估
建设条件是项目建成后的物质保证。建设条件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原材料、能源、动力等各种投入的需求平衡,以及生产中三废各种排弃物的处理,评估中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的可靠性评估。 对于上游油气资源开发,要评估资源的储量、品位(性质)、成分及开采利用条件;对于中游加工,要评估来源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对于下游产品的出厂还要考虑建立产品的营销网络;
(2)原材料供应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评估;
(3)动力、水资源、能源供应的可靠性评估;
(4)原料、产品运输条件的可靠性评估;
(5)根据国家立法的要求,对“三废”治理方案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6)建厂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估;
(7)对于老厂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还要进行老厂依托条件的评估(土地、资源、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
(8)相关项目关系的评估。

2.3 技术方案的评估
在充分认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投资决策,最重要的问题是技术选择,即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去实现特定的目标。有的技术选择要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影响的广泛性远远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而有的技术是从微观的角度,限于一个企业范围内的产品、工艺和设备的选择。 它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微观上技术选择是企业经营活动重要决策,它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然,最终也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而,技术方案的评估关键是多方案选优。一是找出最优方案。二是在不存在最优方案时,择其各方案之长,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一个较优方案。
技术方案评估的原则是要根据国家对某一行业(或产品)的技术政策来确定该项目选用工艺技术和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并进行评价。注意技术政策服从经济政策,技术服从效益。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艺技术方案选择要适合国情。考虑石油矿产勘探开发、炼油加工和石油化工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特点(按技术高低分类属于中低技术产业),对于财力不足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宜选用投资少、效益好、能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实用技术。要充分注意经济效果。既要防止忽视现有基础,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倾向,也要防止故步自封,看不到发展潜力和优势,不敢采取先进技术、高技术倾向。
(2)必须考虑多方案比较选优,选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有利于环保的方案。今后尤其要注意选用清洁生产工艺,并生产清洁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3)要考虑我国的技术水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国内技术。对引进技术,要考虑消化、吸收能力、有效利用资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4)要考虑引进方式。从过去的经验看,要尽量引进技术(尤其是专用技术和专利技术),少成套进口设备,一般是考虑进口一些国内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零部件和稀缺材料。
(5)注意建设规模的经济性、生产技术的先进性、产品方案的合理性(统筹考虑市场需求与产品结构、经济效果)、产品质量的前瞻性(预测发展趋势,留有发展余地)。目的是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2.4 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的评估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认识到项目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也是影响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今后,企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必须逐步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5 社会经济效果的评估
一般情况下进行企业(项目)的财务评价。有关国计民生的、投资额巨大的项目还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以企业盈利最大为目标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对企业财务收支一般要进行动态分析,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入产出效果。有竞争力的项目才是可以推荐的项目。
(1)评价尺度和评价指标
项目评估正确与否取决于合理的评价尺度(价格体系)和正确的评价方法。
以往项目的财务评价是以现行实际价格为尺度(有时有关部门常常不定期公布所谓“评价价格”)和现行财税制度作为计算依据,按静态和动态效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效益分析。今后在加入WTO后采用何种价格尺度有待商榷,估计采用原材料和产品双向接轨价是必然的趋势。应该指出的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和产品的价格。
动态指标是用折现法衡量企业(项目)投资盈利率高低的一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
净现值(NPV):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按基准收益率折成现值来分析拟建项目盈利多少,就是项目总收入现值与总支出现值之差,即,除了基准收益外还有多少超额盈利。如果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方案经济效果较好。在若干备选方案中,净现值最大的方案经济效果最佳。
净现值率(NPVR):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之比。它作为净现值的辅助指标,表示单位投资的利用效率。在相对于可能的投资机会,可得到的资金是有限的情况下,在评价中就必须考虑资金的利用效率。

费用现值(PVC):对于收益难以用货币单位直接计算的、只需比较投资与经营费用的方案比选或收益虽然可用货币单位计算、但各备选方案逐年收益相等,也可略去对收益的计算,按总费用最小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时就采用费用现值指标。
内部收益率:表示一种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即,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计算成贴现率,以此来分析投资的最大盈利率。在该投资收益率下,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始终存在未被回收的投资,而在项目寿命终了时,投资恰恰被完全收回。或者说是能够支付得起的最大贷款利率。该指标反映了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的平均资金盈利能力。

静态指标不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主要是:
投资收益(利润、利税或净收益)率:是指建设项目达到设计能力的一个正常年度内收益(产品销售利润总额、利税总额或净收益)与项目投资总额的比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该指标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所需时间。它提供了一种投资安全性的信息,在资金缺乏,未来技术和市场变化较快的情况下计算该指标非常必要。
贷款偿还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所需的时间(一般包括建设期在内)。
另外,对投资风险问题,即投资安全性问题,项目评估中也应给予充分关注。分析的方法一般采用: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是项目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点。通过分析产品产量、成本与盈利能力的关系,找出盈利与亏损在产量、产品价格、生产能力利用率等方面界限,从而确定在经营条件下发生变化时的承受能力。一般来说,影响盈亏产量的因素有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通常称产品价格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之差为“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越高,盈亏平衡产量越高;相对于预期的产品销售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越高,盈亏平衡产量就越低,项目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另外,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讲,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引起销售量和利润波动而发生业务风险是常见的风险因素。而固定成本在总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企业所面临的业务风险就越大,即,固定资产有放大企业业务风险的作用。因此,正确判断项目风险情况和合理选择项目的成本结构有重要意义。
敏感性分析:所谓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导致决策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而判断各个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
不确定因素包括制约和影响投资效益的各种因素,如投资额变化;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变化;产品质量及销售量变化;项目建设期、项目投产时的产出水平及达到设计能力所需时间变化;经营成本的变化;贷款利率变化等。如果某因素可能出现的变动幅度大于最大允许变动幅度,则表明该因素是方案的敏感因素。也可以假定要分析的各个因素均从其基本数值开始变动,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大小,据此判断方案经济效果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有时不仅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还要进行多个因素同时变动对经济效果的影响,以判断方案的风险情况和克服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概率分析:敏感度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各个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的概率相同。实际上,任何方案的各不确定因素在未来发生某一幅度变动的概率一般不会相同。有时往往被认为不太敏感的因素将来发生不利的变动概率却很大,实际上带来的风险比那些敏感度大的因素还大。这种问题敏感度分析无法解决,必须借助于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就是通过研究各个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以对评价结果做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判断项目的风险情况。前提是必须占有足够多的信息资料并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否则无法进行。对项目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概率分析是多年来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弱点,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进行。投资风险分析工作做的不深也是多年来造成投资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项目的成败对本项目带来的影响分析。
(2)评价方法
根据项目的类型不同,采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同。
社会扩大再生产项目有外延和内涵两种,对于一个新建项目,可以按照常规的经济评价方法,而对于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就比较复杂。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具体如下:
按评价范围大小不同分为项目评价法(局部评价法)和企业评价法(全局评价法)。
前者以具体的技术改造项目为评价对象。费用、效益的计量范围仅限于项目本身。适用于关系简单,费用、效益容易分离的技术改造项目。例如,投入一笔资金将高耗能设备更换为低能耗设备,只要比较投资和节能导致的费用节约额便能计算出节能的经济效果。
后者从企业全局出发,通过比较一个企业改造和不改造两个不同方案经济效益变化来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该法既考虑了项目自身的效益,又考虑了给企业其它部分带来的相关效益。适用于生产系统复杂,效益、费用不好分离的技术改造项目。例如,在炼油厂拟上一个节能项目,该项目能节约燃料油,节约的燃料油又被焦化或重油催化装置进一步深度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轻质油和低分子烯烃,节能改造的效益既体现在燃料油的节约上,又体现在高价值油品的增产上,费用和效益不能很清楚的分离,这时应该采用企业评价法(全局评价法)。
总量评价法和增量评价法。

总量评价法的费用、效益测算采用总量数据和指标,确定原有固定资产重估值是估算总投资的难点。该法简单,易被人门接受,侧重经济效果的整体评价,但无法准确回答新增投入资金的经济效果。例如,针对一个小炼厂,需要作出是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还是关、停、并、转的决策。该项目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经济效益的变化和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益指标。此时,应该采用总量法。

增量法采用增量数据和指标并满足可比性原则。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改造”和“不改造”两个方案转化为一个方案进行比较,利用方案之间的差额数据来评价追加投资的经济效果。它虽不涉及原有固定资产重估问题,但却充分考虑了原有固定资产对项目的影响。
增量法又分为前后法和有无法。两者的区别是:前后法使用项目改造后各年的费用和效益减去某一年的费用和效益的增量数据来评价项目改造的经济效益。有无法强调“有项目”和“无项目”两个方案在完全可比的条件下进行全面对比,对两个方案的未来费用、效益均要进行预测并计算改造带来的增量效益。实质上,前后法是有无法的一个特例:即,假定该项目如果不改造,在未来若干年内经营状况保持不变。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总是在变化的,不是上升,就是下降。因此,一般技术改造项目(包括扩能)评价都应采用有无法。

目前实际操作上都不同程度存在把前后法误认为有无法。问题在于没有预测无项目方案在生命周期内费用、效益的变化情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有无对比法的应用。某炼油厂在原油加工能力和加工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建设一套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生产高档润滑油以满足市场需求,但该项目的投产会减少现有催化裂化装置的进料,也就是会减少汽柴油的产量,影响全厂物料平衡,改造前后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所需原料是中间物料,其价格的确定有较大的人为因素,显然不能只针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而应该针对整个炼厂、采用有无对比法进行经济评价才更全面、准确、合理。

(3)国民经济评价
一般对于一些投资额较大的、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从个别企业、部门和短期行为来考察项目的盈利情况,而是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从长远的影响来考察项目的盈利情况,并以此来判断项目的取舍。国民经济评价有一套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由于比较复杂,在此不再赘述。

2.6 项目实施方案的评估
对于老厂改扩建项目要注意原有固定资产的拆除、迁建和停产对施工方案和经济效益带来得影响。
2.7 最后要提出评价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对可研报告的深入论证、评价得出项目可行还是不可行,如果可行哪个方案最好,如果不可行,指出为何不可行的结论。并提出该项目存在那些主要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供决策部门(项目委托部门)参考。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0)    站内信(0)     新对话(0)